在香港,躲避盤 (英文 : Dodgebee)屬新興運動的一種。起源自日本,雖然發展歷史不長,但這項新興運動的發展潛力深受認可。躲避盤是躲避球的軟飛盤版本。躲避盤以軟飛盤作取代,並融入飛盤運動的投擲與飛行技巧。新興運動·躲避盤的安全性高,玩法有趣,適合青少年等各年齡層參與。
躲避盤可用於訓練隊伍中的團隊合作精神。歡迎學校與本會合作推出躲避盤課程或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讓更多學生體驗躲避盤這項新興運動。

【躲避盤】Dodgebee玩法?源自哪裡?
躲避盤DODGEBEE
規則與玩法


躲避盤特色
器材:
躲避盤規則是以閃避球作為基礎,並使用躲避盤進行。躲避盤的原料為尼龍及泡棉,因此該躲避盤十分輕巧與柔軟。即使被擊中,身體也不容易受傷。
場地:
躲避盤賽場地一般為9m×18m,與排球場大小相同,場地只區分為內外場,外場並無範圍限制,而中場線必須向外延伸2m以上。作為新興運動而言,躲避盤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十分適合舉辦團隊合作精神訓練課程或工作坊。
比賽形式:
每隊選手人數為10名。一場比賽分兩局,每局比賽時間是3分30秒。

• 入門技術要求較低
• 刺激感十足
• 無壓力下作對打體驗
• 多人同樂
• 運動量適中
• 不易受傷
傳盤要求:
飛盤須要飛越比賽場地上的任二條線,同一隊伍的外場選手之間可互傳,若飛盤未飛越場上任二條線的傳盤,即視為犯規,盤權需轉移給對手方。
無論內場或外場選手,皆必須在接盤及飛盤落地後5秒內投擲,否則犯規。
傳盤訓練隊員間的團隊合作精神,令彼此更有默契。
出局條件:
在躲避盤比賽中,內場選手被對方投擲的飛盤擊中身體上的任可部位皆判定出局,須立即移動到外場。
躲避飛盤掉落地面前,連續碰觸到躲避飛盤時,碰觸到躲避飛盤的所有選手皆視為出局。
新興運動躲避盤
4大好處
安全易玩
場地限制少
適合男女混合
節奏緊湊
-
躲避盤是由尼龍、泡棉製造而成。柔軟的質感令參賽者不怕受傷
-
參賽者只需學會投擲及接盤的技巧,以及簡單易明的比賽規則便可以參加比賽。新興運動而言,屬十分容易上手
-
運動適合青少年等不同人體驗,亦適用於作為學校的課程或訓練
-
躲避盤的場地限制少,一般只需排球場的規格。又或於室內、外劃出長方形的場地也可
-
方便在學校及社區開設課程及工作坊去推廣這項新興運動,讓更多學生可參與
-
比賽過程並不需要爭奪飛盤,也很少身體接觸和碰撞,因此適合男女混合玩
-
兩隊隊員不會有衝突或爭奪飛盤的情況,因此參與者之間的體格差距不會對比賽有大影響。適合學校中學生與小學生混合公開賽
-
比賽時間總共為7分鐘,分兩局,每局為3分30秒
-
時間短促而節奏緊湊,十分刺激。適合青少年參與。
-
適合學校及機構更彈性安排躲避盤課程及工作坊的時間
服務提供
透過新興運動,提升團隊精神
躲避盤
DODGEBEE = DODGBALL + FRISBEE
媒體介紹
知名體育主持宣傳短片:
香港躲避盤聯會有幸邀得著名體育主持馬啟仁先生(Keyman Ma)為本會介紹躲避盤運動。馬啟仁先生曾任有線電視、 無綫電視、VIUTV等體育主持及旁述,為體育界知名人士。
Fitz媒體報導(2018-10-13):
本會曾於2018年在坑口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舉行第一屆港台躲避盤邀請賽,有幸邀請台灣屏東縣玉田小學隊與香港其他7隊作交流比賽。這是首次有台灣小學隊訪港參與的躲避盤比賽。當日比賽情況激烈,各隊表現十分積極投入。最後台灣屏東縣玉田小學隊以三分勝出,成為冠軍,而亞軍及季軍則分別由將軍澳循道衛理校友隊及小學隊奪得。
本會很榮幸能舉辦港台交流賽。透過不同比賽及工作坊,加以推廣躲避盤這新興運動,讓青少年多一項安全又刺激的娛樂。
本會很高興現時躲避盤越來越受青少年歡迎,在中小學也越來越普及。本會將會繼續在香港不同地區作新興運動推廣,期望有更多不同的人士能夠認識及體驗躲避盤。


躲避盤Dogebee比賽影片
起源及歷史
新興運動·躲避盤
知多點!
1946: 美國發明了飛盤
1970:歐美開始流行玩飛盤的運動
1995:日本Hero Disc將躲美國的軟飛盤配合躲避球的玩法,發明了躲避盤的新興運動,陸續為日本各小學所廣範接受
2000:躲避盤正式被稱為Dodgebee, 由躲避球Dodgeball 和飛盤 Frisbee 組成。
2005:台灣飛盤高爾夫聯盟執行長陳冠宏先生將躲避盤由日本引進
2008:中華民國飛盤協會舉辦第一屆全國躲避盤大賽
2016:本香港躲避盤聯會主席黃秋南先生號召及發起在學界推動躲避盤運動及比賽、培訓專業教練,成功接觸超過200間中小學。
現今:本會已舉辦了許多不同的躲避盤活動,包括地區交流賽,嘉年華攤位,中小學比賽,團隊合作訓練課程與工作坊等等。